当前位置:首页 > 财经金融信息 > 正文

突传噩耗!32岁主持人张涛不幸去世,知情人曝全过程:到家后晕倒

点点“关注”不迷路,更多精彩故事,您可以第一时间接收

“光阴似箭,我们是在时间之中彷徨,从宇宙诞生直到死亡的时间里。所以我们无所谓生也无所谓死,只是风。”——村上春树

在欢庆的日子中,我们失去了很多生命。

人生总是无常,我们不知道生从哪里来,也不知道死往哪里去。

就在刚刚过去的五一,一条爆料震惊了所有人。

河南著名的主持人——张涛,在不久之前,突然病发离世。

消息一出,震惊四众,无数张涛的粉丝到其社交媒体下面求证,然而却始终不见视频更新。

而一直和张涛交好的另一个网红,“诺一爸”也在其社交媒体下证明,张涛死于心脏病突发,还未送到医院,人就已然没有气息了。

那一刻大家才意识到,这个有才华的32岁青年已然撒手人寰,他再也看不到这大好的春日光景了。

作为一个自媒体从业者,张涛的个人形象一直是努力奋进,多才多艺。

为了养家,张涛一直是身兼数职。

他不仅是河南当地有名的婚庆主持人,他还是河南当地特色戏剧“高抬火轿”的传承人。

这些工作之余,他还开了一家平价亲和的卤菜店。

可以说,为了一家老小,张涛已然是拼尽全力。

但麻绳偏挑细处断,厄运专找苦命人,我们永远都不知道,意外会在何时来。

穷人的孩子早当家

1991年出生的张涛出生在河南浚县鹤壁,他的到来为那个贫穷的三口之家带来了新的希望。

就像所有的穷孩子一样,张涛早早就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。

父母总是起早贪黑的工作,就算是张涛的生日,他们也没办法留在儿子身边陪伴。

曾经,长期缺少父母关爱的张涛差点走上一条“邪路”。

但是好在他本身生性纯粹、善良,再加上父母及时发现了儿子长期压抑的痛苦,这才没有让张涛沦为街边的小混混。

对于张涛而言,那段时光无疑是他最幸福的日子。

在校有好友作伴,在家父母也对自己非常关心,甚至父亲还承诺会带他去城里转转。

然而诚如鲁迅先生所言,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,张涛的幸福也在那个夏天戛然而止。

他不再是那个能在父母膝下承欢的小男孩,而是一个将要迅速接过家庭重任的男人。

因为张涛的父亲在那个夏天出了意外。

从此以后,他就只能打打零工,再也无法成为家庭的支柱了。

可尽管这样,他还是叮嘱张涛的母亲,一定要带儿子去城里转一转。

父亲的拳拳爱子意,成了张涛心里永远的痛,他发誓这辈子要好好孝顺父母,让他们能够过得舒心顺意。

于是在开学的前一天,张涛找到了父亲,他以一个成年人的姿态对母亲说,“我不读书了,要出去打工。”

张涛的母亲听了这话又急又气。

儿子虽然说在读书上不灵光,但好歹在学校的环境要比社会上单纯很多。

因此张涛的母亲拒绝了张涛的请求。

为了让张涛能够安心读书,不为家里的经济发愁,张涛的母亲比往日里更加卖力。

也就因此,为她的重病埋下了伏笔。

而张涛一面心疼父母,一面自觉读书的日子非常枯燥,学习成绩更是一落千丈。

终究是早早出了社会打工,结束了悠闲的少年时代。

少年得遇恩师传承

社会对于任何人一个人都是非常残酷的,这并不取决于人的身家背景,也不取决于人的相貌美丑。

初入社会的张涛由于文化水平低,看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,他几次碰壁后,最终找到了一份重体力的工作。

尽管工作艰苦,但张涛依旧非常兴奋,因为他可以替父母分忧解难了,也就在这里,命运终于开始眷顾这个年轻人了。

张涛闲暇时喜欢练武,一套不知从哪里学来的拳法耍得虎虎生风,而这也吸引了一个人的目光。

他就是河南古城的一个工作人员。

这个工作人员随即介绍张涛去河南古城里做武术演员。

在表演的过程中,张涛需要身着一套厚厚的铠甲,把手里的武器耍的漂亮又大气。

尽管盔甲之下,张涛已经汗流浃背,但是为了留下来,他无怨无悔。

也正是这份坚韧,让十几岁的张涛遇到了自己一生的师父。

这个师父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“高抬火轿”的传承人。

他看重了张涛身上的那股拼劲,还有他那天赋异禀的能力,于是尽管张涛小小年纪,他还是认下了这个徒弟。

要知道,高抬火轿可是朱元璋的孙子——朱载堉亲自编排整理的。

他将宋代的花轿闹春,从白天改成了晚上,低轿也变成了四周点着红蜡烛的高轿。

为了有最好的视觉效果,表演的艺人们必须踩着半米的高跷,抬着重重的轿子,一路上为围观的人们带去喜悦。

而这项传统距离今天已经过去了400多年。

尽管它喜庆非常,但是因为难度大,危险多,它同样面临着失传的危险。

在张涛之前,他的师父也看过几个好苗子,但是找上门去,无一例外都被家长拒绝了。

这个时候,就显露出张涛母亲果敢的一面了。

她不仅同意了张涛学习高抬火轿,而且还叮嘱儿子,一定要好好学,让更多的人看到这项传统技艺。

对于张涛而言,学习和传承都不是一件难事,因为他从小就渴望着自己能够“飞檐走壁”,成为大家眼里的焦点。

但尽管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,学习上的困境还是如同杂草丛生。

就光踩一个高跷,张涛就学了好几个月,那时候他的脚底常常的磨了一圈的水泡。

可是为了加紧练习,张涛不得不忍痛挑破这些水泡,一圈高跷走下来,他的脚底板已经呈现出非常骇人的样子了。

而且在练习过程里,张涛曾经数次被火轿上的蜡烛伤到手脚,那种艰辛,是常人难以想象的。

可尽管一切都非常艰难,张涛还是熬了下来。

他为了传承,也为了父母。

在张涛学艺大成那天,他独自一人对父亲倾诉良久,他告诉父亲,自己能撑起一个家了。

娶妻生子正是好时光

在张涛正式师承之后,他的收入就多了起来。

因为高抬火轿非常热闹,所以当地的有钱人和政府,在一些重大节日里,都会邀请他们前来表演。

在一次嫁娶的表演中,张涛结识了自己的妻子,张涛对那个腼腆的女孩一见钟情,二人也迅速坠入爱河。

在交往了一年之后,两人在众人的见证下,走入了婚姻的殿堂。

而在往后幸福甜蜜的同时,张涛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。

毕竟他已经成家,又在很短的时间里生了孩子,陡然多出的两张嘴,让这对新婚夫妻如他的父辈一样,每天都在焦头烂额的赚钱。

不过相比于其他人,张涛那张能说会道的嘴巴给他带来了新的工作机会,那就是——婚礼主持。

对于张涛而言,说话已经成为了他生活里的必修课。

曾经那些在社会上打拼的经历,让他养出了一张甜嘴,这也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反应能力。

而婚姻大事,大家也都是图个喜庆。

张涛不仅能说会道,而且又是“高抬火轿”的传承人,喜上加火,一来二去,张涛就在婚庆主持的圈子里打出了名气。

但尽管有了名气,但张涛也不敢懈怠。

他平时在家中一边巩固高抬火轿的基本功,一边在嘴巴里念念有词,背得全是吉祥话。

或许正是父子间的血脉相连,张涛的儿子也对“高抬火轿”产生了极大的兴趣。

张涛对此并没有像其他家长一样,担心孩子吃苦受累就不让学这些传统技艺,反而是亲自教授儿子各项基本功。

在教授的过程里,张涛保持着一贯的严苛。

因为他知道,东家请人,就是要一个完美,如果因为基本功不扎实出错了,那么就愧对自己传承人的身份。

对于张涛而言,父母尚在人世,妻子、儿子也陪伴左右,正是人生得意、一日看遍长安花的好时候。

随着日子越过越好,张涛也和妻子开了一家小卤菜店。

他们盘算着,等着老了,就放弃其他的工作,守着卤菜店过自己的小日子。

但生活总是一波三折,张涛的妻子不知为何突然锒铛入狱,原本幸福的盘算,都化成了泡影。

压力重重疾病生

在最开始妻子入狱的那段时间,张涛的日子宛如陷入了地狱。他实在搞不明白,为什么幸福的家庭,顷刻之间变成这样了。

但是上有高堂,下有幼子,生活的压力不允许张涛停下来,于是他便一边等待妻子回家,一边继续开工。

这个积极向上的年轻人在一夜之间,仿佛苍老了很多岁。

为了能够给家人更好的生活,张涛非常的卖力。

他知道,五一长假时,古城的游客会陡然变多,而自己的收入也会比平时翻倍。

而且社火表演,对于传统技艺来说,是一个非常好的展示现场。

所以在第一天表演时,他尽管已经有些不舒服了,但并未去医院进行检查,反而是坚持表演结束,匆匆回家休息了一阵儿。

而这,已经是心脏病发的前兆。

只是张涛的身体素质好,抗住了这第一次的病发。

可病魔没有就此远离他,反而是在他的第二场演出中,再度找到了他。

可是对于张涛而言,他必须抓住这个好机会,于是他又再次带病坚持,直到他在回家的路上差点昏倒。

眼看张涛几欲昏倒,路过的好心人还以为他是低血糖,于是送给他一碗糖水。

张涛喝下后自觉好了一些,便回到了家里。

家里重病在床的母亲还在等待着他,一起吃一个团圆饭。

可一进家门,张涛就昏迷当场,在心脏剧烈的疼痛下,他不等送医,就离开了人世。

亲友哀痛自不必说,就连那些和他素昧平生的网友也为他感到惋惜和悲痛。

正所谓,青年才俊突遭难,众人齐齐泪当场。

结语

人生在世,总会有自己的困境和城池,张涛如此,实在是为生活所迫。

相比于明星大腕的离世,张涛更像是我们普通人的缩影,为了生活,为了孩子,只能当个拼命三郎。

想必大家都会感同身受。

同样,张涛的逝去让我们悲痛,也让我们警醒。

无论如何,我们都要将健康放在首位,切切要规律生活,以免出了大问题,后悔莫及。

毕竟死不是死者的不幸,而是生者的不幸。